煤電企業大虧損 煤電聯動被熱議
發布時間:2011-12-31 新聞來源:電力英才網
今年4月上旬,國家發改委決定上調山西、青海、甘肅、海南、陜西、山東、重慶等10余個省份上網電價,每千瓦時平均上調2分錢左右。接下來的兩個月,國家發改委上調15省市非居民電價平均1.67分錢,電價調整范圍在原有基礎上增加了安徽、湖南、江西三省。但中電聯發布的《全國電力供需與經濟運行形勢分析預測報告》稱,部分省份上網電價略有的上調,仍未扭轉電力企業經營困境。
近日中電聯又出了一份五大發電集團前半年火電業務虧損180.9億元的報告,讓業界乃至社會各界一陣咋舌。“市場煤、計劃電”的體制性矛盾非常突出,自03年以來,我國煤炭價格持續上漲,具有代表性的秦皇島山西優混5500大卡煤炭價格累計上漲幅度超過200%,而銷售電價漲幅還不到40%,火電企業的現狀非常堪憂。
此輪發電企業大規模虧損,煤炭價格是主因,電力企業會不會出現全面虧損成為業界關注的熱點,每次伴隨著發電企業巨虧之后便是上調上網電價,而上調上網電價仍會是緩解電力企業虧損最為直接的方式。上調了上網電價后,可能終端電價也會上調,但是,阻力會不小。“電力行業作為事關國計民生的基礎性行業,其價格的微小波動也會引發巨大的連鎖反應。7月份國內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6.5%,創下37個月以來新高。目前正處于CPI從巔峰回落的關鍵時期,在此情況下發改委不會上調電力價格。”這是中投顧問研究總監張硯霖的觀點。
電力英才網資深顧問范洋認為:當下這種脫離了實際市場供求關系的官方定價扭曲了市場價格形成機制,上調電價并非長久之計,必須從根源上解決電價行政審批制,推動電價的市場化改革。由此,煤電聯動再次被熱議,對此,中電聯建議,煤電聯動機制是國家采取市場手段理順煤電矛盾的重要措施,應落實并完善煤電聯動機制即將度過盛夏,也將迎來寒冬,電力一直緊張,對發電企業來說是家常便飯,市場顯示的緊張信號,引起電力企業心態的緊張,由此,人為的短缺,人為的抬價,不可避免的就出現了。
其實,煤價的高漲市場的因素之外,供方需方都有責任。“現在,多數電力企業在燃料供應這塊,重點合同煤之外,購買市場煤也占有一定的比重。這部分電煤的價格就不固定了。”一位煤炭行業分析師對記者表示,“在煤炭緊缺的信號下,火電企業為了確保高峰時期的用煤量,自然會把很大一部分精力放在尋找煤炭、購買電煤中,從而帶動市場緊俏。再加上買方賣方人員從中進行一些私下交易,這些都會對推高煤價起到很大的影響。”
隨著近年電煤價格不斷攀升,燃料成本在發電總成本中的占比越來越大,促使發電企業加快在上游煤炭領域的布局。通報顯示,去年華能、大唐、華電、國電、中電投五大發電集團的控股煤炭資源儲量持續增長,煤炭產能逐步釋放,電煤自給能力逐漸增強。截至2010年底,華能集團煤炭控股儲量約400億噸,產能達到6412萬噸/年,產量4886萬噸/年;大唐集團煤炭控股儲量約185億噸,產能達到1420萬噸/年,產量1254萬噸/年;華電集團煤炭控股儲量約226億噸,產能達到1315萬噸/年,產量931萬噸/年;國電集團煤炭控股儲量約140億噸,產能達到3780萬噸/年,產量2700萬噸/年;中電投集團煤炭控股儲量約126億噸,產能達到7275萬噸/年,產量5410萬噸/年。
在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看來,火電在國內發電中的比重達到75%,解決用電,必須解決火電,必須使火電積極動起來。解決火電問題,要不上網電價上調,居民銷售電價不變,由國家來補貼電網。并且這個容易辦到,因為都是國家的。要不就是下調煤炭價格,雖然煤炭是地方的,不太好做,但是政府的力量是可以辦到這件事情的。林伯強呼吁:“煤電聯動即使不可行也得走”。
二者同時指出煤電聯動的必要性。均表示,推進以煤電聯動機制為重點的電力價格體制改革是解決煤電矛盾的關鍵。
【打印】 【關閉】
分享到: | qq空間 | 新浪微博 | 人人網 | 豆瓣網 | MSN | 騰訊微博 |